抢救女神:修复一幅堆绫唐卡

 来源: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

  英文原文发表于2017年12月18日

  Kristine Kamiya,织品修复部修复师

  堆绫作明佛母唐卡,19世纪,西藏,缎、锦、绫拼缝,刺绣,局部彩绘,56 x 47英寸(142.2 x119.4厘米),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,齐默尔曼家族收藏 (Zimmerman Family Collection) 礼赠,2014年 (2014.720.1)。左:正面;右:背面

  这件作明佛母像 (The Goddess Kurukulla) 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一幅制作精美的堆绫唐卡,它是这一珍贵的唐卡品种的代表佳作,技艺精湛。堆绫和刺绣唐卡在西方可能不如彩绘唐卡那么广为人知,但在西藏本地却更受尊崇,价值高昂。尽管更早的堆绫唐卡在博物馆中亦有收藏,但此件仍不失一件代表19世纪水平的精品。

  最近,我参加了一个由西藏文化专家兼修复师安·沙夫特尔 (Ann Shaftel) 讲授的唐卡修复工作坊,让我了解到,唐卡是宗教崇拜和仪式的具体对象,在历史上一直被尊崇为可移动的宗教圣物。传统而言,唐卡用卷轴存储,定期展开,垂直悬挂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织物、颜料和其他制作原材均会损坏,使得保存唐卡成为一个棘手难题。

  大多数唐卡与常见海报的尺寸相当,也有一些可以达到九至十层楼高。这些用于公共展示的大型唐卡通常是堆绫类作品,它们必须由僧侣和信众组成的团队卷起、折叠、再抬到山上。制作堆绫唐卡的传统备受尊崇,这是一项极具价值的技艺,历代均设有制作堆绫唐卡的专任大师。

  材料与技艺

  为了更详细地了解这件作明佛母唐卡,纺织品修复部的修复师用高倍显微镜检查了它的状况、材料和构造。

  左:不同织造结构中的织品局部示例。右:特殊高倍放大照片,或显微镜照片,使用10倍-40倍Z-stacking延伸焦距技术

  我们发现这幅唐卡是由多种织品组成,其制作年代不尽相同,几乎贯穿了整个清代 (1644-1912)。这些织品集合了许多经典的纺织样式和织造结构,既有采用天然染料上色,也有合成染料上色者。大量的提花织物,绫缎织锦,金银线与彩色丝线并运,共同呈现了一幅动感十足、色彩斑斓的画面。

  左上:丝线缠绕马鬃芯的图案轮廓线。右上:使用Z-stacking延伸焦距技术拍摄的20倍显微照片 。左下:纺织品上的手绘图案。右下:刺绣钉针局部10倍照片

  娴熟的工匠利用刺绣技术来塑造人物。他们特别运用了彩色丝线缠绕在马鬃芯上(示图上列左右),然后“缝”在织品上(右下图),勾勒出设计的轮廓,创造出立体的效果。此外,他们还在织物上手绘作局部加强(左下图)。

  修复

  在仔细检查这件唐卡并与相关研究员讨论后,我们确定了亟待解决的两个主要问题。它们都源于唐卡在入藏大都会博物馆之前的修复和展示方式。

  首先,一大块蓝色暗花丝绫被加入人物周围的蓝色背景织物中,以补缺失。我们发现这块修复补丁由于热胶内衬而褪色变硬,因此我们想寻求更优的解决方案。我们还观察到,带有粘合剂的织物被用来修复框架的里衬和边框,我们想防止唐卡褪色和粘连等潜在损伤。

  边缘有制造商标记的修复补丁

  当我们移除黏附的衬里和边缘织物时,蓝色丝绫修复补丁的边缘显露出来。我们在补丁边沿发现了一个制造商的标记 (“Sin Chon H.K。”),表明这不是唐卡的原配织品,而是来自香港制造商的织物。

  现在,需要用一种新的无胶粘剂纺织品来代替这块补丁。然而,由于多年的陈列展示,原本的蓝色背景布料有污迹和变色,我们发觉最好的解决方案是定制染色,使新布料与原本的颜色一致。

  左上:该唐卡标示被移除的修复补丁部分。右上:染色。左下:测量染料。右下:各种色调样品罗列,以取得最佳匹配

  第一步是确定织造结构,线数,密度,以及与原蓝色面料的整体色基的最佳匹配。制作染料配方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,因为替换的布料覆盖了整个唐卡的上部并下垂一边,不巧的是,污渍和变色也在唐卡的不同区域有所差别。经过多次染色实验,我们成功地创造出一种斑驳的、带有棕色基调的蓝黄色替代织物,这种织料不太显眼,所以整体搭配很成功。

  左:确定新的蓝色边框比例。右:衬托的织物展示出修复的针脚

  另外,我们还去掉了唐卡在后期修复中添加的衬里和边沿织物,因为粘合的背衬会释放气体,可能会造成损害。我们还添加了新的深蓝色棉布镶边作为边框(上图),以保持更为传统的唐卡展示。

  展陈中的作明佛母唐卡(目前未展出)

  通过对这件作明佛母唐卡的仔细研究和分析,我们发现了许多精美的织材——从贵重金属、丝线到有机马鬃——以及创造它的织造大师充满艺术气息的纯熟手工。作为大都会博物馆的修复师,我们有幸研究、学习和修复如此复杂的织品,领会其专业的刺绣技法与佛母的整体结构表现。我们很高兴能在此与大家深入分享。

分享到: